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历史上的今天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全国党史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10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阅览351次

曲青山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 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 70 周年。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关系看,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看,既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 奋起抵抗的内在原因,也有世界各国人民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外在 原因。从两个原因的主次关系看,内在原因起了决定性作用。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内在原因看,起作用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但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今天我就围绕这个问题作个发言,谈五个问题与 大家探讨和交流。

  我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 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和最坚决的抗击者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什么态度,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 能得到民众拥护、是否能领导和影响民众的一个重要标尺。而能 否广泛地组织和发动民众,这是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和 条件。众所周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日本帝国主义 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的。这个时间比 1939 年 9 月德国侵略波 兰早 8 年,比 1941 年 6 月德国进攻莫斯科和 12 月日本偷袭珍珠 港爆发太平洋战争早 10 年。尽管这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是局部 的,但是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立即发起了抗战号召和组织开展 了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即 9 月 19 日、20 日,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中央就先后分别发表了《为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和《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 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932 年 4 月,成立还不到半年时间的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发布了《对日战争宣言》,正式 对日宣战,这比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早 9 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和武装当时虽然力量还很弱小,而且没有所谓的合法地位,还不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但是,却表现出了对中华民 族救亡图存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开展了东北地区抗日游击战 争,推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由局部抗战逐步转向全 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奋起 抵抗,组织了各种抵抗武装。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 同东北抗日义勇军等武装力量的联系,并组织直接领导下的抗日 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在此前后中共中央陆续派出了杨靖宇、赵一 曼等多批干部到东北工作,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量。这两位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最后都英勇牺牲,成为受后人景仰的中华 民族伟大的抗日英雄。到 1933 年初,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 巴彦、南满等几支游击队相继成立,逐渐成为东北的主要抗日武 装力量。从 1936 年初到 1937 年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 下,东北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抗日武装陆续改编成东 北抗日联军。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共有 11 个军 3 万多 人,开辟了三大游击区,同日伪军进行了数千次的战斗,曾粉碎 敌人上百次“讨伐”,歼灭日军 1 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 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支援、鼓舞 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和努力下,中国大地形成了一股要求团结抗日的历史潮流。

  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参与和推动国民党内的抗日派进行局部抵抗。1932 年 1 月,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国民党第 19路军发起淞沪抗战,中国共产党通过上海党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支 援。1933 年 6 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等组织的察哈尔民众 抗日同盟军掀起了察哈尔抗战,中国共产党派遣了 300 多名共产 党员参与其中,这次抗战曾乘胜收复了察东重镇多伦等大部分失 地。吉鸿昌就是这次抗战中涌现出的闻名全国的抗日民族英雄。

  1936 年,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第 35 军军长傅作义发起了绥 远抗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声援。在中国人民的抗日 战争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 抗日民族先锋的历史重任。

  我谈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 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 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

  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是根本保 证。那么,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力量是由谁团结凝聚起来的呢?换 句话说,就是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是谁领导和主导的呢?按理说应 该由当时处在全国执政地位的中国国民党及其政府领导和主导。 但是,从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过程看,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 以及历史的特殊原因,中国的抗战则是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 和主导的。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如何形成的?又是谁倡导的、谁促成的、谁坚持和维护下来的呢?历史告诉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如前所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 占领了东北。尔后,1935 年又制造了华北事变。在民族危机加 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顺应人民的愿 望和时代的要求,适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早 在 1933 年 1 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 “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并开始在东北组织反对日本帝国 主义的统一战线。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适时提出建立全民 族的抗日统一战线。1935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 名义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2 月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 略。1936 年间,中国共产党逐步实现了由“抗日反蒋”到“逼 蒋抗日”的政策转变。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 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结束,两党合作抗日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 潮流和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 者,始终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宽 广胸怀,捐弃前嫌,放下了国民党对共产党人血腥屠杀的深仇大 恨,努力促成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 合作宣言》和 23 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 式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创造了基本条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始终尽力维护统一 战线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中国的抗战就有倒 退的危险,就有失败的危险,也就有使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的危 险。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出发,提出“抗日高于一 切”的原则。在抗战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合 作抗日的旗帜下协同作战,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抗击,使日军实 力受到较大损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对国民党釆取 政治诱降手段,英美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再加上国民党对共产 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敌视和畏惧,中国抗日几度出 现逆转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 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 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和原则,维持了国共合作抗 战到底的局面,避免了倒退,克服了危险,防止了分裂,成为引 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也实际上成为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坚强政治领导核心。

  我谈的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全面抗战 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 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军事力量又非常弱小,如何抗战、怎样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就至关重要。从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中国 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实行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 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 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发表《反 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强调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 必须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

  8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 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制定 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 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 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途 径,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与国民党实行的仅仅 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形成鲜明对照。这两种 不同的抗战路线,决定着中国抗日战争的不同方向和中国人民的 不同命运。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必胜,日本必 败,而且这个胜利将会是人民的胜利。如果按照国民党片面的抗 战路线,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不 懈努力,历史和人民作了第一种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为党领 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提供了战胜敌人的科学思想和正确方法。早在 1935 年 12 月,毛泽东即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提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的观点。1936 年 7 月,他在同美 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提出了通过持久战取得胜利的方针。

  1938 年 5 月,他集中全党的智慧撰写了《论持久战》。这部光辉 的军事哲学著作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科学揭示了中日战 争的发展规律,正确回答了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的、怎样 进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为什么属于中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以 极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描绘了中国持久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路线图。持久战总的战略方针从 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也在国民党及 其政府和军队中产生积极影响,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中国军民争 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全国抗战形势后来的发展完全证实了 毛泽东的科学预见。

  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游击战的战略理论及一系列与之相配合 的战略战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略战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 中日双方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它也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下正确 战略战术的展开和具体实施。1937 年 8 月 1 日,张闻天、毛泽 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红军作战的原则,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 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 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有利条件 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 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1938 年 5 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强调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 用。由于敌强我弱以及由此产生的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主要不是在内线、在战役战斗 上配合正规战,而是在外线即在敌之深远后方独立作战,担负配 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它是 长期贯穿于抗日战争的战争形式,是敌强我弱形势下人民战争的 最佳方式,是不断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积小胜为大胜,从游击 军和游击战逐步向正规军和正规战发展,最终彻底战胜日本侵略 者的独特有效战法。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游击战具有了重 要的战略地位。

  我谈的第四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广大敌后 战场和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 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主力

  如上所述,领导和主导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这是中国抗战的特殊领导和组织形式。而中国的抗日战场由 于国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不同、抗战路线和战略战术不同,形成了 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这又造成了中国抗战的特殊战略布局。中 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7 年七七 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领导的武装力量,采取先山区、后平原,波浪式向前推进的方式,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战场,创建了 19 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这 些敌后战场的形成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不但有力地配合 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 略图谋,而且构成了对日军后方的致命威胁。敌后战场的开辟是 侵华日军对中国停止战略进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日战争进入战 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成 为敌我力量消长变化的关键因素。到战略反攻阶段时,敌后战场 成为全面反攻、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前沿阵地。敌后战场经历了 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轨迹,逐步成为中国坚持抗战和夺取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 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 战略基地”。这些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 与敌人作战的立足点,是牵制、袭扰、消灭敌人的出发地和前沿 阵地,是实施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这些区域不是从国民党政府 的手中划定而得到的,而是从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又从日本侵 略者的手中夺回来的。在抗日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把坚持抗战 与实现民主统一起来,加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 文化建设。通过各项建设,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为游击战争最能长 期支持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而且成为抗日民主建 设的典范和新中国社会的雏形。这一切与国民党统治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

  在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过程 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抗战的骨干和 主力。在战略防御阶段,随着日军进攻的深入和正面战场国民党 军队的败退,八路军、新四军果断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配 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创建抗日根据地,成为遏止日军持续进 攻的生力军。全民族抗战一开始,八路军 115 师就取得平型关大 捷,歼灭日军 1000 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 力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战信心。据不完全统计,从 1937 年 9 月到 1938 年 10 月,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时间里,八路 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 1600 余次,毙伤俘敌 5.4 万余人,八 路军发展到 15.6 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 2.5 万人,敌后抗日根据 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到 5000 万以上。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根据地不断 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范围,从陕甘宁一隅迅速发展到华北、华 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造成对日军重点占领城市和交通 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局面。八路军发动的百团 大战,作战 1824 次,毙伤日伪军 2.58 万人,俘虏 1.8 万余人, 破坏铁路 474 公里、公路 1500 公里,桥梁、隧洞和火车站 260 多处,导致日军赖以运输兵力和物资的华北主要交通线瘫痪,迫 使日军将兵力转向后方,迟滞了日军南下的步伐。从抗战全局 看,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在全民族的抗战中,敌后战场抗击着约 60% 的侵华日军和 95% 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 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 因素。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个问题。从 1938 年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 :1938 年 59%,1939 年 62%,1940 年 58%,1941 年 75%,1942 年 63%,1943 年58%,1944 年 64%,1945 年 69%。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 因为与正面战场常规作战的一次次战役不同,敌后游击战的重点 是面而不是点,是持续而不是阶段,是整体而不是个别,是战略 而不是战役,实质上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场特 殊的战略大会战。在极为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 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灵活多样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 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铁道游击战等, 使日伪军犹如困兽,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日 本旧陆海军档案和战史丛书里,有众多“治安战”的记载,充斥 着对中共游击战无可奈何的感叹。可以说,这一时期,敌后游击 战成为消耗日军力量最为恰当的攻势战略,也成为消耗日军胆略 与士气最为有效的心理战略,为改变中日战争力量对比,促使中 国度过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的相持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943 年敌后战场部分地区开展了攻势作战,1944 年开始进入局 部反攻阶段,1945 年 8 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 下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上承担起对日军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到 1945 年底,在全面反攻 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共歼灭日伪军近 40 万人,收复县以 上城市 250 余座。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 日游击队对敌作战 12.5 万余次,消灭日伪军 171.4 万人,其中日 军 52.7 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 69.4 万余支,各种炮 1800 余门, 收复国土 100 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 1 亿。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坚持长期艰苦抗战,不断发展壮大,成 为独当一面的抗日战场,同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的中坚力量。1945 年 3 月 18 日,日本东京《同盟世界周刊》写 道 :“根据我们的见解,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 产党。”连当年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也认 为 :八路军“作战勇敢,内部团结,只是武器装备太差”。由此 可见,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和决定 性作用是不容抹杀的,是显而易见的。

  我谈的第五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 忾、共赴国难,弘扬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日 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被侵略、受欺辱的中华民族 能否取得胜利、能否获得解放,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精神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野蛮凶狠,惨无人道,其铁蹄践踏之下,中国大地到处是人间地狱,城市遭到轰炸,村 庄遭到焚毁,无辜平民遭到杀戮,妇女遭到奸淫,大好河山遭到 蹂躏。面对侵略者的残暴与横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 牺牲,以高昂的抗日热情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感染和激励着中国人 民。毛泽东就曾指出 :“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 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 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日本法西斯不付 重大代价而达到其无法无天的目的。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 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在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人 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 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 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主义和自我 牺牲精神,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输入了新鲜血液,注 入了深刻内涵。

  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 开展的游击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苦卓绝的战争。他们兵 力弱小,装备落后,却要面对强大的日军的反复“扫荡”,而日 本法西斯实行的是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人包围中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大多是穷乡僻壤,物质条件极为贫乏,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就是在这样 的条件和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怕困难,不畏强 暴,英勇杀敌。因此,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 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指战员伤亡 60 余万 人,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伤亡 600 余万人。其中,晋察冀根 据地伤亡的群众约 71 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伤亡的群众约 120 余万人。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最大时才 100 余万平方公里, 只占全国总面积不到 1/9。人口最多时也才约 1 亿,也只占全国 总人口的约 1/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以非常有 限的资源,直接取得如此巨大的抗战胜利成果,实属不易。

  最后,我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一点感悟作发言的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和重温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它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 大历史转折点,也成为人类和平正义事业不可逆转的伟大历史坐 标。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候,它一诞生就肩负起 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 任。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推动者、践行者,也是人类和平正义事业的坚定捍卫者、维护者。历史启迪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前 途所在。今天,我们研究和回顾这段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 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此来 唤醒我们的历史记忆。历史是不可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 叛。历史可以警示当下,烛照未来,它可以作为我们前行的强大 精神动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 围,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原载 《全国党史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 年版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教授)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