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处”字是停止的意思,因此也叫“出暑”,寓意着暑热节气到此结束,摆脱了夏日炎热的困扰。
处暑因为温度适宜,自古也被无数文人所亲睐,“四时最可喜,最好新秋时。”按照陆游的说法,虽然春夏秋冬各有其美,但体感舒适度最高的是暑热消尽的新秋时节。同样有感而发的,还有与陆游同处宋代的诗人苏泂,在他的《长江二首·其一》中有“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的诗句,讲的是刚入初秋,夏日的暑气还未完全消失,突如其来的阵阵微风,带来了千斤难买的舒适与惬意。
二十四节气当中,按照炎热程度来排序,第一名是大暑,第二名是小暑,第三名是立秋。所以对于苦熬盛夏的人来说,立秋只是名字给人以精神寄托,而处暑才是送来真实凉爽的节气,所以处暑的人缘特别好。它的名字虽不像谷雨、白露那样灵动,也不像立夏、立秋那样鲜明,往往一不留神就过了,而处暑逐渐凉爽的天气,不仅为人们准备了层林尽染、叠翠鎏金的美好的景象,更带来了五谷丰登的大礼。这时,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丰收期,农民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开封市志》所载的二十四节气歌中这样描述处暑时节的农事活动:“处暑以后风转向,炎热过去变凉爽。五谷渐熟望丰收,瓜果梨枣更生香。棉花进入吐絮期,打掉边心促铃长。”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了一则有关处暑节气的有趣故事: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说的是在京城里很多孩子,冬天歇冬、夏天歇夏,天冷天热都是偷懒的、不读书的理由,所以到了这个时节,学堂就会贴出四个大字“秋爽来学”,告诉大家,天气不热也不冷了,别再要找借口,赶紧来学习吧!放在现在,处暑时节也正是秋季开学的时候,宜人的天气伴随着无数学子启程返校。
金风送爽,卷走缠绵暑热。在这个启程转和的时节,不妨登高望远,理清冗乱的思绪,于伏去秋来之际,收获风轻云淡的心情。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