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原创文章

宋茶:点茶 高超的茶艺

发布时间:2024-09-27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阅览107次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宋代点茶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只有宋人敢说“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因为宋人即便用“散茶”烹茶,也不是拿茶叶直接冲泡,而是先研成茶末,调成茶膏,再入盏冲点。点茶,作为当时的一种茶艺形式,逐渐从贵族阶层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风尚。

点茶法是在唐代痷(ān)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于宋代盛行,至元代没落,到了明朝则随着团茶的废除而消失。据蔡襄《茶录》描述,宋代的点茶法主要分为六步:其一,炙茶,即用小钳将陈年的团茶饼置于微火之上炙干。其二,碾茶,即待团茶炙好冷却后,置于茶碾内碾碎成细末。其三,罗茶,即以细茶罗将茶末筛细,罗以绝细为佳。其四,候汤,即等待汤瓶中的水煮沸。其五,燲(xié)盏,即用开水淋茶盏,使之温热。其六,点茶,即以不老不嫩的滚水冲进去,并用茶筅(xiǎn)充分打击、搅拌,使茶均匀地混合,成为乳状茶液。注水的同时,也要用茶筅等器具击拂汤盏,使之产生汤花(泡沫)。

宋人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他们认为,烹茶的水以“山泉之清洁者”为上佳,“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茶叶以白茶为顶级茶品;茶末研磨得越细越好,这样点茶时茶末才能“入汤轻泛”,发泡充分;火候也极重要,宋人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以水刚过二沸为恰到好处;盛茶的茶盏以建盏为宜,“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新造者,绀(gàn)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最后,点出来的茶汤色泽要纯白,茶沫亦以鲜白为佳。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杰出的绘画大师,也是旷古绝今的“瘦金体”开创者,更是一个技艺非凡的品茶大师。他对茶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有《大观茶论》。对于点茶之道的掌握,宋徽宗的秘诀是要循序渐进,才能一步一步看到“色泽渐开,珠玑磊落”,然后再看到“票文蟹眼,泛结杂起”,到慢慢云雾渐升,“结浚霭,结凝雪”,就像白雪一样;再来是“乳点勃结”,最后才能达到沫饽凝聚的效果:“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他教人点茶拉花,把御茶击拂达到的审美极致,像他书写瘦金体与描写花鸟人物一样,刻画入微,形容得淋漓尽致,纤豪毕露。

为什么唐宋饮茶如此在意沫饽,刻意要在汤面打出泡沫,而且要追求完美,击拂出凝聚不散的雪白泡沫呢?乳奶的精华是醍醐,茶的精华就是沫饽,都是提升精神境界的载体。这种追求不只是客观物质性的视觉美感,其中还有视觉联想带出来的精神追求与向往。

宋代点茶,一曲古典的雅韵,穿越千年的时光长廊,缓缓铺陈于历史的画卷之上。这香气,交织成一首无言的诗,让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