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原创文章

宋茶与现代茶类

发布时间:2024-11-01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有些流传至今的宋茶,如散茶、茯茶、白茶等,与现代茶颇类似。

散茶 明朝开国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废团立散”的贡茶制度,因起源于唐代的团饼贡茶制度太过劳民伤财,因此废除团饼贡茶,开始以散茶作为贡茶。明代散茶多为蒸青茶叶,其若干燥及时则类似现代绿茶,若干燥缓慢则类似当今青茶、红茶。

随着团饼贡茶的消失,与之配套的点茶法、点茶器具、藏茶器具等都逐渐消亡,渐渐全部被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散泡法”所取代。这也是现代中国茶叶饮茶文化、饮茶技艺演变来由。

茯茶 据史料记载,茯茶最早产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是唯一一种从宋代流传至今的茶叶品类,在20世纪80年代被归为黑茶类。

金花茯茶因其茶叶中生长有益生菌而闻名传播,金花菌学名冠突散囊菌,色泽金黄、外观圆润俗称金花菌。金花菌主要生长于三伏天,也称“茯茶”。

金花茯茶是中国1000多种茶品中,唯一一种长有人体有益菌金花菌的茶叶,因其具有消食健胃、杀腥解腻等特殊功效,对居住在戈壁、高原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来说,长期饮用茯茶既能有效补充身体的维生素,又能消食化滞、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等。近千年来,茯茶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之必需。

茯茶发花工艺也一直流传至今,广泛分布于湖南安化黑茶、陕西泾渭茯茶、开封大宋官茶等,同时也是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茶 采摘清明前白化鲜叶而制成的茶,称为白茶。白茶始见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宋时所说的白茶,并不是现代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实际上是指茶树的白化现象,清明前期茶园中会出现少量的变异茶树,其株叶面呈乳白色,之后随气温升高,乳白色的叶片会逐渐转为绿色。因清明前叶芽幼嫩且稀少,而宋徽宗个人崇尚白色,又在《大观茶论》中为白茶专门列传,而使其名扬天下。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