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节日节会

宋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立夏

发布时间:2025-05-05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夏”二字作出解释:“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取“大”的含义,指的便是立夏过后,我国各个地区气温稳步提升,同时伴随着充足的光照、水分,植物逐渐变得繁茂。

所谓春生夏长,绝大部分农作物在立夏之后都开始进入生长、成熟的阶段,因此自古我国就格外重视立夏这个节气。在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举行迎夏仪式,君臣均身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马匹、车旗都要更换成朱红色,表达对粮食丰收的祈愿。

【东君归去,初试单衣】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当春神东君调转车驾准备归去,便意味着夏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燕子在巢中欢闹,不再忙碌着啄泥筑巢;繁花将要开尽,花丛中忙碌的蜜蜂也逐渐变得稀少,仿佛世间万物都随着逐渐升高的气温放慢了各自的脚步。人们在日暮时分沐浴更衣,微风袭来,吹动单薄的衣衫,其中怡然自得之味正对应着那句“竹里风微又胜春”。

【花开荼蘼,垂杨飞絮】

朝中措·立夏日观酴醾作

宋· 管鉴

一年春事到酴醾(tú mí)。何处更花开。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寄语故园桃李,明年留待归来。

可并非所有人都和陆游一样——以如此悠然的姿态迎接夏天的到来,词人管鉴在立夏日面对着满院荼蘼盛放的景致,正深感惆怅。荼蘼花开,飞絮送春,词人感叹春色无从挽留,于是心中陡然升起一种伤春之感。这种感伤的思绪使他开始反省,意识到自己在追名逐利的仕宦生活中辜负了许多赏心乐事,岁时轮转,青春不再,他对这种生活已经感到厌倦。管鉴明白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道理,于是萌生出归隐故园的愿望,也许在脱离官场后,他能体会到“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的田园之乐。

【黄梅欲熟,槐荫满庭】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暖风由南向北,吹拂每一寸土地,将原本翠绿的麦穗吹得微微泛黄,将枝头的黄梅吹出阵阵诱人的芳香,诗人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丰收在望的喜悦图景。与管鉴不同,赵友直并未被困在朝堂之中,他的父亲为抗元战死沙场,赵友直将父亲安葬后,便选择出世隐居。他卜居在眠牛山,自号牛山子,过着朴素而自足生活。因此面对季节更替,赵友直多了一份闲适自得,尽管借助黄莺、蝴蝶委婉地传达出惜春之情,但是在尾联又恢复了田园牧歌式的恬淡悠然。

万物并秀,忽而今夏,不妨重试单衣,看枝头黄梅青李,于槐荫且听风吟。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