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人文街巷

大坑沿街寻大坑

发布时间:2017-03-20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阅览385次

开封是个奇特的城市,这不仅仅因为它虽是北方城市却拥有发达的水系,也不仅仅因为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我说的奇特是开封人话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即湖不叫湖,叫坑。比如,民间称杨家湖为杨家坑,潘家湖为潘家坑,包公湖为包府坑,阳光湖称四方坑。地名也是这么称谓的,如大坑沿街、大袁坑沿街、小袁坑沿街、徐府坑街、马府坑街等。我有时想,如果把这些坑相连,那么开封就是一个到处是坑的城市。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开封是北方水城乃当之无愧。

在此要说的是大坑沿街的大坑。按现在的说法,此坑已经是过去时了。因为,现在的大坑沿街两侧任你从北到南或从南到北找上十遍八遍,也不可能找出一个大坑,现在的大坑沿街西侧是保定巷,东侧是福寿胡同,北端与之相接的是旗纛街,南侧和省府前街相交。而这一带现在基本上就是开封老城的中心,是比较繁华的地段。

我曾问过同行的一直在开封长大的几位朋友,他们说,在他们四五十年的经历中,始终不记得这里有一个大坑,我也曾问过几位住在大坑沿街的老人,他们也莫衷一是。根据这些七八十岁老人的年龄推断,大坑沿街的大坑,应该存在于清代或清代以前。否则,在他们记忆当中至少应该有印象。至于何时消失,更无从考证。

对大坑沿街的大坑我最是充满好奇,因为,这个坑和其他坑不一样,其他坑基本都被冠以人姓,比如前面说过的包府坑、徐府坑、马府坑等。而这个坑却没有被冠以任何姓氏,直截了当称大坑。按理说,这是一个泛泛的称呼,任何一个稍有点规模的坑,都可以称大坑。可是,其他坑不管规模有多大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这个大坑却以这个泛泛的名字流传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此坑有一种奇异的、个性的东西存在。

那么,这个曾经的大坑是什么样,位置在哪,面积多大,是深还是浅,是长方形、圆形抑或是不规则的图形?说真的,这些我都一无所知。但根据大坑沿街这个名字中的大字,我敢推断,这个在历史上留名的大坑,应该不会超过包府坑。因为,这是大坑所在的位置决定了的。根据史料记载,大坑沿街西侧的保定巷从宋代到清代基本上都是衙署,是官员们重要的办公场所,因此,大坑不可能在西侧。北侧和大坑沿街对应的是旗纛街,而旗纛街也是一条自唐代以来就有的老街道。大坑沿街的南口是省府前街,是开封的重要交通要道,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大水坑。那么,大坑所在的位置只有东侧了。在东侧什么位置呢?根据我对周围存在的地名推断,最有可能的是在东侧偏北的位置,因为东侧的南半部分是福寿胡同,而福寿胡同是进入清代后才有的胡同。也就是说,大坑所在的位置应该在福寿胡同的北面。至于面积和形状无从考证。不过,根据现在福寿胡同北侧的大致面积推算,该坑面积应该和包府东坑面积相仿或者说是整个包府坑的三分之一。因为从省府后街到福寿胡同北口并没有多远的距离。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测而已。

曾有位友人对我说,为文的东西一定要准,否则会误导众人。为了这句话,我翻了很多资料,最后在《开封市地名志》查到,原来大坑沿街的大坑,就在大坑沿街的东侧,福寿胡同的北部。志书上这样写道:“明末后,在该街有一大水坑(今福寿胡同北部),后在坑西沿建街,故名。清代属祥符第六隅,街西通前、后保定巷。”

对一个城市来讲,一个大坑存不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大坑的存在,而所有大坑的存在至少证明这个城市在古时地理环境的优越和人文精神的丰沛。

开封有很多大坑,正是这些大坑组成了开封庞大的水系。我相信,大坑沿街的这个大坑,也曾是开封水系的一部分。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