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开封要闻

推进融合发展 古城“丰”景喜人
今年上半年我市“三农”工作向新向好稳中提质

发布时间:2025-08-26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张仲鹏 通讯员张洪杰 韩碧波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通讯员张洪杰  韩碧波报道 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三农”工作保持向新向好、稳中提质发展势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为奋进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40.92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7元,同比增长6.7%。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古城希望的田野上,农业更高效、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幸福的画面随处可见。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上半年,全市坚定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有效应对不利天气影响,大力开展抗旱浇麦、“一喷三防”等工作,切实抓好小麦全过程管理,夏收进度快、质量高,440.37万亩小麦实现颗粒归仓,夏粮再获丰收。抢收夏粮的同时,压茬推进夏种夏管,积极组织开展抢墒播种、造墒播种,夏种推进快、效率高,当前全市秋作物长势较好,为秋粮丰收及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全市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22.5万头左右,主要畜禽生产健康发展,肉蛋奶供应充足。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为抓手,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共识别纳入监测对象8164户25994人,风险消除监测对象6876户21772人。定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辐射脱贫人口等农村劳动力3.22万人次,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94517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良田沃土基础更加扎实。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4.73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连通沟渠4556.1公里,农田灌溉、防积水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推进省、市、县三级耕地土壤污染预警监测工作,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63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正常运行,耕地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产业融合发展更加稳固。我市不断抓实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省级、19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以兰考“新三宝”、杞县大蒜、祥符花生、尉氏屠宰、通许酸辣粉等为代表的一批县域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汴字头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我市拥有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2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0个(开封西瓜、开封菊花、杞县大蒜、祥符区花生、兰考红薯、兰考花生、兰考蜜瓜、通许小麦、尉氏桃、尉氏小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7个,农产品品牌获证总数、县区均值已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汴字号农产品更有竞争力和知名度。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我市坚持系统观念,围绕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任务,循序渐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因地制宜开展“和美村、富美村、洁美村”三类村庄建设。鼓励支持组团式、片区化示范引领发展,以“和美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区域联动,推动集中连片整治提升,兰考县被确定为创制型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同时,聚焦“清洁乡村、净美家园”主题,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小广告清理整治,村庄环境不断改善。 

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农民幸福感。我市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94%,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2076个,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89.654吨,处理67.57吨。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以疏促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4%以上。 

农民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我市新型农民经营主体不断强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确定运营商,将于近期开始试运营。兰考县国家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于去年6月试运营以来,共成交222单,交易总额1.23亿元。全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仲辉表示,接下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各县区、各部门将共同努力,不断提升秋粮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①②③④                  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农田

图①特色种植助增收 图②丰收的喜悦图③喜庆的盘鼓敲起来 图④家门口实现就业本专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