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九一八事变在开封的反响
发布时间:2025-09-18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竟下令要东北军绝对不许抵抗。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大片国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蒋介石的卖国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一致对外,坚决抗战。
9月下旬,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召开常委会议,讨论九一八事变后的河南形势及党的斗争策略。会议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发出了《河南省委紧急通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号召人民反蒋抗日。
开封各级党组织接到省委的指示后,立即翻印、散发、张贴指示文稿,还动员党员到群众中宣传发动,成立了反帝大同盟、反帝革命委员会、敢死队、赤卫队等组织,在广大农村、工厂、兵营和学校开展反帝斗争。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开封各大、中学校一致停课,组成学生请愿团到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门前示威请愿,要求刘峙给蒋介石发电,出兵抗日。开封爱国学生还成立了河南大学反日救国委员会和开封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并分别创办了《河大抗日救国月刊》和《学生之友》等刊物,宣传抗日,组织学生从事救亡活动。11月,开封各校推出河大沈东甫、女师吴宝珍、水专张承先、第一师范席文珂、开高李红蓼5名学生代表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代表大会。河南大学反日救国委员会主席郭晓棠等开设秋水书店,发行进步书刊,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河大学生还进行了义勇军训练。
1931年11月,开封各校选出沈东甫、吴宝珍、张承先、席文珂、李红蓼5人为代表,赴南京出席全国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

1931年11月,开封各校选出沈东甫、吴宝珍、张承先、席文珂、李红蓼5人为代表,赴南京出席全国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
为统一协调全省爱国学生的抗日行动,12月中旬,河南省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在开封成立。反动当局采取高压政策,逮捕了5名大会组织者。这一暴行激起了广大爱国学生的极大愤怒,开封各大、中学校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齐集省政府门前请愿,要求一致抗日,释放被捕人员。社会各界纷纷予以声援,谴责当局镇压学生的罪行。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不得不释放了全部被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