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原创文章

【改革浪潮汴地涌】1983年开封菊花花会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为古都开封注入了破茧蝶变的蓬勃生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探索,从古老城墙走向开放世界的胸怀气度,从生活温饱到追求品质的时代变迁……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脚步,都深深印刻在开封这片充满韧性与活力的土地上。回首来路,初心不忘;展望未来,奋楫争先。为重温那段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岁月,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与力量,即日起,开封党史方志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改革浪潮汴地涌”专栏。我们将通过系列文章,记录开封在改革浪潮中的探索与实践,展示全市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崭新面貌,致敬一代代奋斗者的奉献与荣光,同时探寻历史规律,总结宝贵经验,以期鉴往知来,为新时代开封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历史借鉴与智慧启迪。敬请关注。

汴水绕城秋  菊韵满目稠
        随着金秋十月的到来,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即将拉开帷幕。从1983年的首届菊花花会到今天的国家级节会,这场已经延续了42届的菊花盛会,见证了一座古城如何以花为媒,走向世界。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与梅、兰、竹一起被誉为花中“四君子”,象征着坚贞高洁、坚韧不拔的品格,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名副其实的菊花之都,开封与菊花结缘已有上千年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种植。唐代,菊花在开封被广泛种植和观赏。北宋时期,开封菊花的品种、数量和栽培技艺均达到巅峰,并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刘氏菊谱》。《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无处无之。”当时,开封有专门栽培菊花的园圃,每逢重阳佳节,民间有花市赛菊,宫廷之内也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北宋东京的重阳菊会,开创了举办菊花展览的先河。千百年来,傲霜绽放的菊花见证着古都开封的深厚底蕴。对菊花的喜爱深深根植于开封人民的心中,养菊、赏菊、赛菊的传统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


古城焕新韵  菊香沁中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封菊花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原大地,八朝古都开封敏锐地抓住了时代机遇,以源远流长的菊文化为根基,选择菊花作为城市复兴的独特媒介和名片。

        1983年5月27日,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出决定,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并确定每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为菊花花会会期。会议指出,命名菊花为市花,将使古城名花,相得益彰,符合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净化环境,美化城市,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以及发展旅游事业,都具有积极作用。5月28日,《开封日报》以头版头题的形式报道了这一消息。从此,菊花成为开封的独特名片,开封也有了“菊城”的美誉。经过精心筹备,1983年11月1日,开封市首届菊花花会在禹王台公园隆重开幕,拉开了开封举办菊花花会的序幕。当年,主会场内共布展菊花2.3万多盆,品种达700多个,设置“振兴中华”“艮岳春云”“吹台秋雨”“汴水秋声”“五谷丰登”等9个景点,展现了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貌。此后,每年秋季的菊会成为市民与游客的盛事。每届菊会都有独特的主题设计,将开封浓厚的历史文化蕴含在绚烂的花海中,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赋予菊会新的生命与活力,使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形成了花如海、人如潮的壮观景象。


菊韵启新程  盛会促共赢
        自1983年首届菊会开办至今,开封菊花花会经历了规模由小到大、档次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2000年,由市级节会上升为省级节会。2012年,“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承载更多内涵,推动菊花产业、节会经济、文化旅游并行发展。随着规模、影响力及文化价值不断提升,2013年,“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节会,从地方性活动升级成为国家认可的文化盛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菊花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丰富了菊花文化的内涵,推动了开封菊花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引来众多客商前来创业,推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集聚开封。2024年中国开封第42届菊花文化节期间,举办招商引资推介暨产业合作交流会,会上共签约49个项目,总投资303.3亿元。“菊花搭台,经贸唱戏”,如今,菊花文化节早已成为涵盖文化展示、旅游推广、商贸合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为推动开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