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掠过开封古城墙,满城菊花便迎着阳光舒展花瓣。龙亭红墙下、相国寺檐角旁、清明上河园石板路上,沁人花香四处弥漫。从1983年到2024年,这场与菊花的约会已续写42个春秋,让“开封菊花甲天下”的美誉传遍四海,更将古城文化底蕴,酿成秋日里最动人的诗篇。

一场盛会的成长:从地方花会到国家级文化IP
1983年首届菊花花会,禹王台公园里挤满扶老携幼的市民,孩子们在花丛边追逐打闹;1986年,主会场迁至龙亭公园,红墙与黄菊相映,平添“皇家园林赏菊”的气派,不少人特意穿新衣服来拍照留念。2012年更令人振奋:“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两字之变,藏着开封对菊花文化的深度挖掘。次年,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节会,让开封菊花彻底站上全国舞台中央。

“宋韵开封,菊香中国”的主题,将宋文化魅力与现代活动紧密相连;以菊为媒的创新造型,兼具思想内涵、文化厚度与生态美感,让秋日开封化作“菊花的海洋”——大街菊柱迎风挺立,店铺菊坛色彩缤纷,出入城路口的菊艺景观别致精巧,走在街头,仿佛每一步都踩在花香里。
一张赏菊地图的扩容:从一园独秀到满城皆景
翻开开封菊会的“历史地图”,赏菊之地逐年增多。最早的三届,主会场在禹王台公园,分会场仅龙亭、铁塔、大相国寺等几个老牌景点,一天便能逛完所有会场。1986年第四届起,主会场固定在龙亭公园,分会场不断扩容:1987年,包公祠加入,游客可在赏菊时感受“包青天”的浩然正气;1988年,延庆观、繁塔也成分会场,让菊花与古建筑碰撞出别样韵味。后来,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中国翰园、开封府等景点陆续加入,甚至兰考焦裕禄纪念园、朱仙镇岳飞庙也能寻到菊花身影——赏菊不再局限于市区,更与红色文化、历史故事相融。

如今菊会期间的开封,早已“无菊不欢”:大街干线成菊艺长廊,单位门前摆着精心设计的菊坛,商业店铺用菊花装点门面,广场绿地的菊艺造型吸引无数人打卡,尽显“菊香满城游人醉,惹得蝶舞不思归”的美景。


一份荣誉榜的闪耀:从默默无闻到奖项收割机
开封菊花会不仅好看好玩,更凭实力斩获诸多荣誉。2009年,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广泛社会影响力,在众多节庆中脱颖而出,被中国节庆年会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节庆产业进程30个节庆”之一,首次在全国节庆舞台奠定行业地位。2021年,它再攀高峰,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评为“中国当代优秀节事”,成为中国当代节事活动的优秀典范。

从1983年的街头初绽,到2024年的满城芬芳,42届菊花盛会,让开封把一朵菊花变成城市“金名片”,将一场盛会化作文化传承载体。这个秋天,当开封再度被菊香笼罩,你是否愿意赴这场与古城、菊花的浪漫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