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开封民间普遍风行的育子习俗,包含妊娠、分娩、报喜、洗三、祝九天、满月、百瞬、起名、挪窝、认干亲、佛度、抓周、挂锁、开锁、募化百家衣、百家饭等多项,其中有不少至今仍在沿袭。
满月与“百岁” 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称之为“弥月”,俗称“满月”,标志着产妇坐月子的完满结束和正常生活的恢复。产妇满月时须回娘家小住,届时由新生儿之舅或姥姥亲自迎接到家,谓之“挪臊窝”。男孩提前一天即二十九天头上,女孩则推后一天,即到三十一天头上,为姥姥家前来迎接之日。在姥姥家住留时间,三五天、十天八天不等,也有早上去,当晚返回者,视不同情况而定,无一定之规。但返回时须由祖父迎至半路抱孙而归,祖父不在者,由族内三代以内祖辈代劳。
婴儿生后一百天,谓之“百醉”,俗称“百岁”。今已淡化,只在有姥姥参加的家庭小范围内,便宴欢聚一下而已,有的已根本不在宴庆,较普遍的是给婴儿拍张“百岁照”,以为纪念。
抓周 婴儿出生满一周时,父母罗列各类物件,让儿任意抓取,以此来测试其将来的志向和爱好,谓之“抓周”。这天,幼儿父母将笔墨书籍、木秤算盘、五谷杂粮、针线刀尺、糕点食物以至酒、烟等,杂陈床上或案头,听其任意抓取,以先抓者算数。若男抓笔墨书籍,长大必定勤奋好学,日后可成大器;若抓秤、算盘,将来必做商贾;若抓五谷,日后定要务农;若抓酒、烟、赌具,将来定是败家之子。女若抓针线刀尺,将来必是女红巧手;若抓糕点食物,将来必定好吃懒做。无知儿童竟于一场戏耍之中,被判定一生前途命运,有的因此被父母爱如掌上明珠,娇惯成性;有的则横遭白眼歧视,从而导致许多不应有的人间悲剧。现今人们观念更新,已极少有人再干此荒唐事,抓周之俗亦随之被汰除。现在普遍流行“做生日”,每增一周岁举行一次“做生日”活动,除家人外,姥姥、姨姨也要参加,给孩子生日主要记物有生日蛋糕、童衣、童帽、玩具、画片、图书、乐器等,要随孩子年龄的增长和智力变化的不同需求而定。但周岁时,即幼儿第一个生日,姥姥还要为之备办衣服、布料、糕点糖果,并烧饼四十至一百个不等,开封俗话:“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饱了就走”、“烧饼喂小狗,不离姥姥家门口”,其义为长大了不忘姥姥恩情。
认干亲 是指认干爹、干娘,或认干儿、干女。干爹称“义父”,干娘,称“义母”,称干儿为“养子”或“养男”。认干亲的情况和动机不尽相同,主要有:一、数世单传,男丁稀少;二、晚年得子;三、祖、父辈相交甚厚者;四、老而无子女和幼而失父母者;五、官场中急欲攀龙附凤者。
认干亲多寻刘、陈、赵三姓中人,“刘”与“留”谐音,意为留之不去,定能长大成人;“陈”与“沉”谐音,抬不动,搬不走,可稳稳当当成人;“赵”与“罩”谐音,罩住,儿子就跑不掉,丢不了。认干亲的仪节也多种多样,有雅有俗,雅者结为干亲后,干爹或干娘,必购有“长命富贵”四字的中型磁碗一个,红漆筷子一双,金制“长命锁”或“金项圈”。所谓“长命锁”,是用大红线绳约三尺长,上缀带眼铜钱两枚,表示为一岁至二岁时,另制新锁。依次续赠铜钱两枚,以此类推,至十二岁,增至二十四枚铜钱时,当晚开锁为止。开锁行开锁礼,即将十二年所戴之“长命锁”线绳一一解开,和所用铜钱陈于神后,铜钱还于干爹或干娘,线绳束为一捆令儿带回保存。但在开锁之前,为酬报干父母的庇护恩德,如系干爹则须孝敬马褂、长袍衣料各一件、礼帽一顶、缎鞋一双;如系干娘,则应孝敬袄裤绸料各一件,汴绸首帕一条,或银制簪子一枚。俗者新生儿认干娘时,要给干娘做一条又胖又大的裤子,裤裆打开,把干儿从裤腰装进再从裤裆下抱出,取义干爹干娘为重生父母,再生爹娘。不论雅俗,凡认干亲后,干爹干娘视义子义女为亲生,逢年过节,由父母引领,携带礼物,前往叩拜,要以头触地,磕三个响头,干爹干娘给压岁钱。干儿长大成人,经常出入干爹干娘家,干爹干娘有事,干儿服其劳,有病亲奉汤药,干爹干娘病故,干儿戴孝守灵,送殡安葬,如丧女考妣。
此外,还有以自然界无知之物作为认干亲对象的。例如古树、石墩、辘轳、捶布石等都有可能被人认作干爹干娘。特别是午朝门前那对石狮,最为招人。一对石狮分列午朝门东西,东雄西母,建国前,前来认“干亲”者争先恐后,终年香火不断。是时,父母携儿肃立石狮前,口称,亲家大哥大嫂,今小儿认恁跟前为义子,敬求允诺。祷告毕,深深一揖,继之摆供,上香化纸,令儿跪地三叩首,然后将所备“长命锁”套于狮项,稍停一会取下戴于儿身。至末岁以至每年生日,皆行礼如仪,直至十二岁为止。如今,此俗早已成过去,空留笑谈于人间。
百家衣与百家锁 凡头胎生儿,开封向有穿“百家衣”、吃“百家饭”、戴“百家锁”之俗。“百家衣”是小儿出生后,由生儿祖父母或父母挨门向街坊四邻索寻零碎布帛,不论大小、形状和颜色,收集一起,拼制成一件五颜六色的布衫,谓之“百家衣”。有歌日:“穿上百家衣,能活一百一。”据传穿上“百家衣”就会受佛浴护祐,不论前途命运何等坎坷,皆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百家饭”是小儿出生后头一个农历大年初一,由祖父抱之,手端豁边破碗,沿街丐讨“年时饭”,一口馍、一口汤、一口菜,要够一百家,让小儿徐徐食之,名曰“吃百家饭”,说是可祛百病。
又有小儿出生未及周岁时,由祖父或父抱之向街坊四邻募集零碎金属钱币,不拘多少,聚集一起,到金银首饰作坊为小儿打造一银质“麟麒送子锁”,或“吉祥如意锁”,或“竹节锁”,佩儿胸前,谓之“百家锁”,说是戴之可长命富贵。
穿“百家衣”,吃“百家饭”,带“百家锁”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今已不见。
起名 为小儿起名于生后三月。名子有乳名、小名、大名之分。出生不久,所起头一个名字称乳名,又称小名;入学后老师起名称“学名”,又称“大名”,也叫“大号”;诗书利禄之人家于名之外还有“字”、“号”。但许多贫下人家人弟,一生就只有一个小名,有的按弟兄排行,终生以老大、老二、老三呼之,从未起过名字。女子无名者居多,即有个名,也因叫不起来而鲜为人知,常以大妞、二妮、小妮呼之。已婚妇女则以婆家和娘家二姓相叠加一“氏”字称之,如“张王氏”、“李刘氏”、“陈赵氏”等。有时于婆家姓下加一“门”字,如“朱门秦氏”、“孔门曹氏”等。
旧时给孩子起名,首先请人算一下,看孩子生辰五行中缺啥,如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则不必顾忌。如缺金,必以金、银、钢、铜、鑫等为名;缺水则以水、江、河、湖、海等命名;缺木则以树、林、森等命名,以下类推。二是选择吉祥字词为儿命名,如福、禄、祯、祥、富、贵、庆、兴、喜等。如因数世单传,单根独苗,过于溺爱者,则专起又“臭”又“硬”的名字,如狗屎、臭孩、黑蛋、孬蛋、铁锤、抓钩等。男女名字区分鲜明,如男多以武、勇、刚、雄,女多以花、芳、秀、英等命名。建国后,破除迷信,已极少有人按五行说起名,女名男化,已不乏人。还有一个鲜明特点是人民政治觉悟提高,关心国家时事,因而起名也有所发展和创新,如建国、建军、胜利、向东、向阳、援朝、卫国、跃进等,尤其是以单字重叠命名者日益增多,如贝贝、明明、媛媛、莉莉、娜娜等,为此重名现象也日益严重,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