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成语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成语也作“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是说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成语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有着密切的关系。
赵普,字则平,洛阳人。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北宋皇帝。建隆三年(962年),任枢密使。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赵普读书不多,出任宰相后,在处理公务时常常因文化水平低而感到力不从心,宋太祖赵匡胤知道他的根底,就劝他好好读书。于是,赵普每次下朝回府,就闭门读书,很快学问就大有长进,曾协助赵匡胤制定“先南后北”统一中原地区方略,又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等以加强中央集权、削夺禁军统帅和地方藩镇势力的措施。赵匡胤死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他又两度为相。有人对赵光义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的书不过一部《论语》而已,当宰相很不合适。赵光义不以为然。之后,赵光义与赵普闲聊,问他是不是真的只读一部《论语》,赵普说自己平生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他以半部《论语》帮助太祖定天下,现在仍用半部《论语》帮助太宗使天下太平。
讲到“半部论语”的成语,不能不说这既是对儒家经典之一《论语》作用的夸赞,也是对赵普智慧的夸张。
(来源:《开封地方文化全书》)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