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人文街巷

阳春白雪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kfdsw.com 阅览381次

“阳春白雪”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两首高深的歌曲名,即《阳春》和《白雪》。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人们生活当中常常引用“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下里》、《巴人》是战国时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也多用于文艺作品的作者谦称自己的作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有一句话很经典:“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待艺术领域里的高雅和通俗的矛盾,要使这对矛盾达到统一,就要采用提高和普及相统一的方法。

 

《阳春》和《白雪》作为高雅乐曲,是春秋时期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来到卫国边界小城市--仪邑的一个土台上来学艺,吹奏抚琴并完成的古典乐曲。仪邑的这个土台就在现今位于开封市区东南隅的禹王台公园内。园内原有一个土台,风景幽雅,绿树成荫。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明初,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台上建禹王庙,于是吹台又被改称为禹王台。不管吹台的名字如何变迁,后世对师旷的怀念仍十分浓厚,禹王台内栩栩如生的师旷汉白玉雕像就是明证。师旷并不是天资聪颖的人,他“听讲时,屁股像长了刺似的坐不安稳;一双大眼睛滴溜溜乱转,东张西望,定不下心来”。师旷后来娶了老师高杨的爱女高蛾为妻,是他成就千古美名的关键。高蛾私下给师旷没少“开小灶”,还手把手地教他。如此三年,师旷弹琴的水平还是一般般,被师傅臭骂了一通。无地自容的师旷就到高蛾那里取了绣花针,返身回到自己的屋内,不由分说地刺瞎了双眼。“有志者事竟成”。盲了之后的师旷最终成了大器,创作出了乐曲《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对,使人民对艺术的理解产生了高雅和通俗之分。通俗之中见高雅,高雅根植通俗中,这大概是今人追求的真正的艺术境界。

(来源:《开封地方文化全书》)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